【古籍摘要】
1.《名醫(yī)別錄》:“主下氣,療腳滿水腫,除風(fēng)毒,利小便?!?/span>
2.《本草綱目》:“逐痰消飲,通大腸氣秘風(fēng)秘,殺蟲。”
3.《本草正》:“牽牛,古方多為散丸,若用救急,亦可佐群藥煎服,然大泄元?dú)?,凡虛弱之人須忌之?!?/span>
來源
本品為旋花科植物裂葉牽牛 Pharbitis nil(L.)Choisy或圓葉牽牛 Pharbitis purpurea(L.)Voigt的干燥成熟種子。
別名 黑丑、白丑、二丑、牽牛、喇叭花子。
產(chǎn)地分布
全國各地有分布。
采收加工
秋未果實(shí)成熟,果殼未開裂時(shí)采割植株,曬干,打下種子,除去雜質(zhì)。
性狀
本品似橘瓣?duì)?,長4~8mm,寬3~5mm。表面灰黑色或淡黃白色,背面有一條淺縱溝,腹面棱線的下端有一點(diǎn)狀種臍,微凹。質(zhì)硬,橫切面可見淡黃色或黃綠色皺縮折疊的子葉,微顯油性。氣微,味辛、苦,有麻感。
【性味與歸經(jīng)】苦、寒;有毒。歸肺、腎、大腸經(jīng)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 瀉水通便,消痰滌飲,殺蟲攻積。用于水腫脹滿,二便不通,痰飲積聚,氣逆喘咳,蟲積腹痛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 3~6g。入丸散服,每次1.5~3g。
【注意】 孕婦禁用;不宜與巴豆、巴豆霜同用。
【貯藏】 置干燥處
小故事
從前,在黑丑山下住著一家姓王的人家,家中只有夫妻倆口子,男的叫王安,倆人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,一家人和和美美。
突然,有一天王安下田耕作歸來,覺得自己兩腿發(fā)沉,第二天竟然臥床不起。妻子看到丈夫全身水腫,腹部腫脹,心中痛苦無比。雖然她四處求醫(yī),但也沒有治好丈夫的病。一日,有一個(gè)牽牛娃從王家門前經(jīng)過,見一向辛勤勞作的王大伯躺在床上呻吟,忙問:“伯母,大伯怎么躺下了?”王氏回答說:“你大伯患了水腫,腹脹病,不能下地了?!睜颗M拚f:“這好辦,我去采些藥來試試!”說著,牽牛娃一溜煙兒跑到山上,采了好多瓜瓣形的黑色顆粒的花籽來,遞給王安:“大伯,你用這花籽熬藥喝,看看效果咋樣?”王安接過這一大包花籽,每天熬兩碗湯藥喝兩次,喝了不到一個(gè)月,全身水腫消退,腹脹消失,兩腿也活動(dòng)自如能下地走路了。又過了幾天,竟能下田地耕作了,王安和妻子都很驚奇,又采集了幾大包這種花籽,服用了一段時(shí)間后,各種癥狀全部消失,病人痊愈了。后來,王安找到牽牛娃問:“你給我采的那種花籽叫什么名字?”牽牛娃搖搖頭說:“我也不知道?!蓖醢矤恐淼交▍簿瞎硎局x意,牽牛娃在旁邊見了,便說:“這種花就起名叫牽?;ò?,我采的花籽就叫牽牛子得了。”于是牽牛子的名字就這樣傳下來了。歌曰:牽牛苦寒,利水消腫,盅脹痃癖,散滯除壅。